美军工企业炒作:中美酝酿近50年 这是一场持久战

发布时间:2025-10-12 09:00:08 湖北省天门宏业基金有限公司

►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人工智能军工企业安杜里尔工业公司(Anduril Industries)的创始人帕尔默·勒基(Palmer Luckey),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抱怨,美国国防制造业的供应链过于依赖中国。

“我们必须摆脱中国供应链,”勒基声称:“我们需要重新工业化,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稀土供应,并生产自己的芯片和计算机,中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宣称,安杜里尔在与中国“脱钩”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又转而炒作:“我担心的并非是安杜里尔。”

与此同时,随着中美经贸博弈持续,安杜里尔的首席技术官夏姆·桑卡尔(Shyam Sankar)渲染称,两国之间的冲突“酝酿了近50年”。另一边,安杜里尔的首席执行官布赖恩·施姆夫(Brian Schimpf)则宣称,当前关税交锋将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长期冲突”,“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5年6月17日,一架安杜里尔工业公司自主飞行器 (AAV) 在第55届巴黎航展上展出 资料图

据彭博社介绍,安杜里尔工业公司是美国众多国防科技初创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这些企业旨在利用人工智能和自主软件来指挥无人机、战斗机、潜艇和其他载具,从而实现美国军队的现代化。

报道强调,美国大力发展这一行业,主要是因为“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

施姆夫称,他预计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翻一番,达到20亿美元以上,产量也将提高400%。勒基则称,该公司明年产量可能还会再次实现增长。

据报道,安杜里尔工业公司和另一家上市公司帕兰提尔(Palantir Technologies)等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将中国视为潜在对手,并意在发展美国国防技术。

桑卡尔认为,中国“从整体产能来看更强”,但美国“拥有全球最好的软件”。

彭博社称,近年来,风险投资者加大了对国防领域的关注,这既出于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担忧,也出于对美国采购政策改革可能有利于初创企业的乐观态度。

业内一些人士尤其担心,美国在与中国的无人机军备竞赛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渴望扩大制造能力,这也是建立新的美国国防工厂这一高成本计划的一部分。根据研究机构PitchBook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投资者向美国国防技术领域投入了近2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0%。

安杜里尔的高层炒作美国国防制造业与中国“脱钩”,正值中方于10月9日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之际。

根据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公布的新规,中方将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意味着凡是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采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制磁技术生产的磁体,外国企业出口时都需获得中国批准。

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国制造的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以及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所列物项,这些物项将于12月1日起适用新规;对于所列的一些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立即实施新规。

此外,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AI的出口申请,中方也将“逐案审批”。

10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为此,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相关物项实施管制,体现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努力的一贯立场。中方愿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延伸阅读

中国出台稀土新规 德国跳出来:令人极度担忧

10月9日,中方出台稀土出口新规。在美国跳脚的同时,欧洲也坐不住了。

据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10日,德国经济部一名发言人回应中方新规时说,现在评估新规影响为时尚早,但德国“目前正就这一问题在国家和欧盟层面进行深入讨论”。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但该发言人随后声称,中方日益收紧对技术行业关键矿产出口的限制措施“令人极度担忧”(great concern),还表示,德国必须减少对欧洲经济区以外供应的依赖。

德国经济部发言人表示,政府正与受影响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并与欧盟委员会及其他欧洲伙伴沟通。

这名发言人继续重复“团结”“本土化”的老一套说辞,称德国政府的“目标是实现协调一致的欧洲应对策略”,同时逐步将原材料开采和加工步骤转移到德国本土。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此前一天(9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欧盟对中方最新出口限制措施“表示关切”。他还说:“欧盟委员会希望中国展现出可靠的合作伙伴姿态,确保对关键原材料的稳定、可预期的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全球稀土磁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金融时报》制图

稀土金属及磁体是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战斗机等高精尖产品的核心材料。中国早就意识到其重要性,花费几十年在全球稀土开采和加工领域建立起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中国控制了全球约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与加工以及93%的磁体制造。

根据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公布的新规,中方将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意味着凡是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采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制磁技术生产的磁体,外国企业出口时都需获得中国批准。

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国制造的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以及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所列物项,这些物项将于12月1日起适用新规;对于所列的一些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立即实施新规。

此外,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AI的出口申请,中方也将“逐案审批”。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中国随即将稀土物项纳入出口管制范围。此后,美西方深感被“卡脖子”,炒作所谓的“稀土荒”,同时纷纷砸钱发展“非中国”供应链。

不过,美国政府砸下重金投资本国矿产开采,但资本却嗅到不确定性,避而远之;欧盟则举头望明月,9月发布报告提议去太空挖矿,被批不切实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空采矿概念图 美国航天新闻网站

中方稀土新规的公告发出后,立即引发外媒热议。外媒普遍认为,中方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的举措对美国汽车供应链造成了打击,迫使特朗普政府坐到谈判桌前。此后,稀土问题在多轮中美贸易谈判中反复出现,而新规出台的时机恰好与外界推测的两国领导人正式会晤的时间相近。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的新限制措施类似于美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出口管制体系,这正是美国用来阻止第三国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相关产品的规则。

美国彭博社评价说,在美中即将再次坐下来面对面谈判之际,中国展示了其贸易影响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在美西方国家努力建立起稀土产业链以减少对华依赖之际,中国的最新举措进一步扩大了对稀土供应链的控制。该报还认为,中方最新出台的涉稀土措施,被认为是一项“几乎史无前例”的出口管制,使自己在贸易谈判中拥有更大筹码。

“这一时机的选择非常具有战略意味,”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关键矿产问题专家格雷丝琳·巴斯卡兰(Gracelin Baskaran)分析称,“中国只是在谈判桌上又放下了一批新的棋子。”

“这些稀土矿物及其精炼能力正是现代文明的基础,”近期刚刚辞去白宫人工智能(AI)政策顾问之职、现担任美国创新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的迪恩·鲍尔(Dean Ball)表示,鉴于AI资本支出对经济的重要性,如果这些规定被强力执行,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10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为此,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相关物项实施管制,体现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努力的一贯立场。中方愿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